新闻动态   News
联系我们   Contact
搜索   Search
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我会一直在你脚下,再困难也不会落伍

2018/11/10 18:32:39      点击:
几十平米的面积,散落在上海梧桐树下老弄堂口,星罗密布,这类型的店一般都有夫妻俩张罗,男人修补,女人张罗。印象中鞋店只属于连锁经营、或者夫妻俩扑在上面,与“精造工坊”搭不上边。


可就是有这么一家依托于小小鞋店而发展壮大的企业--上海皮鞋厂。民国22年,创始人黄世孝从一个门外汉到初出茅庐开第一家前店后厂的上海皮鞋店,历经大半个世纪的艰苦创业,从六七名员工发展到皮鞋店遍布全国;到了21世纪,上海皮鞋厂工厂厂房遍布上海、江苏、浙江,20多个省、市和自治区都有它的鞋店身影。


在实体店普遍遭受到电商冲击的近几年,上海皮鞋厂同样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原有的工厂订单受阻,生产线上的数千个工人怎么办?原有的门店地势优越,房租居高不下怎么办?国外潮鞋品牌蜂拥而至、拼多多、淘抢购的低价鞋品,巨大的工厂如何做到创新?


上海皮鞋厂的转型路:我会一直在你脚下,再困难也不会落伍


路还是要走,鞋子还是要穿


“路还是要走,鞋子还是要穿。这是个硬需求,只不过是穿着的款式变了,鞋子依然是刚需,只不过是模式变了。”张建勇个头不高,平时爱穿一件白色衬衫,说起话来干净简练,很职业。


和张建勇聊天,如同调取一本鞋行业的历史书,有条有理,带着科学工作者的严谨神情。上海皮鞋厂凭什么传承品牌?作为上海皮鞋厂厂长,这是张建勇每天都要思考的问题,传统企业危机一直都在;在他看来,制鞋企业做鞋不再是简单的机器打模成型,每双鞋子都是设计师创作的艺术品,专业的做鞋师傅就是要延续这双鞋的生命,让它穿起来精神十足。


做大不难,难的是盈利能力持续增强。移动互联网到来时,上海皮鞋厂第一时间尝试拥抱互联网,开了网店、各大经销商都有自己的微信商城,但总感觉跟不上互联网的节奏,一会网店、一会020、一会互联网+,一会还要来个事件营销,应接不暇。


恰逢2015年上海皮鞋厂在申报中华老字号,借着找寻上海皮鞋厂遗留下来民国资料文献,张建勇开始研究创业之初的商业模式;1933年,上海皮鞋厂采取以卖代修、来店订做、前店后厂的模式,前面一半是店面,主要用于陈列和销售,接待顾客;后面一半黑丝工场,工匠在里面加工。客人们大都上店量脚,鞋匠们依据客人脚型画模具、选皮料、打版,经历数道工序完成一双鞋,由于机器简陋,一双鞋大概一周左右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