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联系我们   Contact
搜索   Search
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成玉宁:城市双修辩证

2018/8/21 14:55:53      点击:
刚刚宋部长做了非常精彩的报告,4句话32个字,把十九大报告的精神,尤其是涉及到人居环境学科领域的相关指示和发展的策略阐述得非常的清楚,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我自己的一些体会,就是城市“双修”辩证,为什么用辩证二字,城市双修的内涵很丰富,我是这么认识城市双修问题的。


其实城市双修聚焦两态,生态和形态。我们如何来妥善的处理生态与形态的关系,我觉得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思考,因为城市是一个综合体,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科都有不同的认知渠道和不同的认知方法,也有我们各自解决问题的重点和策略,但是把双休隔在一块解决人居环境的问题,其实会有一个需要我们从顶层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我是希望通过中国的实践能够把这个工作再从思想上、方法上、策略上做一个梳理。大家都知道20世纪的中国,尤其是中国城市发展经历了生态园林城市、以及即将提出的生态城市,这么一个发展的逻辑,其实这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了不同的要求,不同的诉求。城市双修的认知从这个意义上看,有利于我们更准确的把握未来中国城乡的变化和发展。


所以我想跟大家报告的大概有五个方面,一是双修的释义,第二就是建筑环境的特征,不能忽略城市本身的问题,城市不是若干个单体建筑结合而成的,城市是一个系统,是一个人工的系统,我们来认知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第三从园林城市到生态城市的发展逻辑。第四关于双修的辩证,如何在前面这样几个认知的基础上。第五,关于双修或者叫两态的智慧。


双修释义其实谈到生态修复,生态也有修补,形态也有修复也有修补。我们说双修之间和两态之间都有交集有交互,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不同层面。关于双修理念的提出,最早2013年11月份,最早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当中提出,生态修复必须尊重自然规律,这是官方文件最早的报道,张高丽副总理都在不同的场合逐渐完善和提出要求。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以后,中共中央的顶层,我们国家领导人对双修的问题提得更加具体,一步一步更加清晰,让我们更清晰的知道中国城乡持续发展需要走怎样的路。所以从第一批最早的到双修试点城市,双修涵盖中国的大江南北,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阶段,城市不仅单纯是要扩大,要迅速的找到,还要把既有的城市做大做强,做到消除城市的病。


城市双修很简单,一个前提工作基础就是要调查研究,就是要规划引导,就是要计划实施,刚才部长说了设计的引领,其实设计很重要,当然这个设计是一个大设计,包括前期的研究、规划评价在内。统筹制定城市双修的实施计划。